杠杆炒股 什么意思
采用“管委会+公司”开发模式,统筹县镇村组多级资源;成立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大联盟,园区内4个镇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5.22%……如何推动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?江门开平市交出一份答卷。自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实施以来,开平将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和重大发展机遇,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。
2月5日下午,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“兴产业、强县域、促协调,全力推动‘百千万工程’三年初见成效”分论坛“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”专题研讨会环节,江门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介绍了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开平”经验。
开平将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和重大发展机遇,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。 江门住建局供图
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
重点建设3个典型镇17个典型村
农文旅融合发展涉及县镇村组农业用地、古村落、旧厂房校舍、历史圩街、文物非遗等多种资源,如何统筹利用?
余中华介绍,开平规划建设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,园区采用“管委会+公司”开发模式。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,整体规划、统一开发。开发公司发挥市属国企领投和带动作用,统筹镇属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力量,加快最美旅游公路、智慧停车、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,谋划构建陆、水、低空立体交通体系等。
在借鉴工业园区思维、构建产业平台的基础上,开平重点建设园区内3个省典型镇、17个省典型村,示范带动乡村风貌管控提升,打造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相融相生的美丽乡村。
着力构建“5+3+N”产业体系
成立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大联盟
余中华指出,开平运用产业集群理念,着力构建“5+3+N”产业体系。“5”指壮大现代农业、景区游览、民宿酒店、餐饮美食、文化创意5大主导产业;“3”指培育影视、演艺、会展3大新兴产业;“N”指延伸文旅+农业、文旅+教育、文旅+体育、文旅+新经济(水经济、夜间经济、低空经济、低碳经济、数字经济)N个农文旅融合产业。
除了构建“5+3+N”产业体系,开平进一步细化产业链研究,明确建链、强链、延链、补链方向,推出招商项目资源库,编制园区招商地图,设立园区电子沙盘,聚焦国内外头部企业、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。
2024年,全市新开业农文旅市场主体2208家。现代农业、乡建、住宿、餐饮、文创、演艺等企业、联盟、商协会在此汇聚。开平创新成立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大联盟,营造资源共享、跨界融合、开放协同、利他共生的多主体、多业态生态圈系统,实现共建、共生、共治、共享。
此外,开平发挥“开平优品”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优势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推出开平“十大名菜”“十大名优食材”,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手信产品体系;深挖侨乡红色文化、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等特色资源,通过主题展览、粤剧、话剧、文艺汇演等活动,不断扩大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。
项目投资36.31亿元
有效实现联农带农
在建农文旅项目66个,完成投资36.31亿元;园区内4个镇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5.22%,2024年开平积极谋项目、抓项目,农文旅联农带农成效明显。
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。开平激活5A世遗碉楼景区和赤坎华侨古镇双引擎,围绕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华侨旅游度假区,增加会议展览设施,推出《火秀》《归途》等大型实景演艺,丰富“吃、住、看、品、玩、演”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,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,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.52%。
赤坎华侨古镇活动丰富多彩。 江门住建局供图
此外,开平加快塘口旧墟、蚬冈旧墟、侨海华韵“不夜城”项目等景点建设,构建多层级景区景点集群,并发挥天下粮仓先锋书店、无名营造社等自带流量项目的带动作用,招引今有光乡村创意空间、喜林苑、鹰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落户建设。
为吸引游客“留下来”“住下来”,开平持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——以乡村酒店(民宿)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加快唐心酒店二期、侨小馆酒店、懒猫名宿等项目建设运营。2024年,开平共有旅馆酒店经营主体155家、床位11349个,新增床位1637个;在建酒店(民宿)27家,建成后将新增床位2957个。
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,离不开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各项要素的保障支持。余中华介绍,开平深化“政银企债基”投融资联动,搭建3个AA+和2个AA国资平台,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;以园区4镇作为整县推进、分片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,强化用地保障;用好各类帮扶力量,广泛发动社会资源,吸引更多港澳青年、海外华侨新生代到开平投身农文旅领域创业、就业。
余中华表示,接下来,开平将持续深化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,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,谋划以产业园为主体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,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、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贡献开平力量。
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嘉敏